简介
群玉书院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濒临潇水,与群玉山遥相对望,曾与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并称。原址最早始于唐代永州刺史李衢兴建的芙蓉馆,宋朝范纯仁(范仲淹次子)谪居永州时,常在此地游览。张栻又在此建“思范堂”,其址犹在,有永州八景之一“恩院风荷”。现址为永州市第三中学。
向薛峰
有什么样的山河,就能放下什么样的书桌。
“千年打卡地,此处是潇湘”。永州,湘南地区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然山水与人文精神在此相得益彰。这片沃土上的一座座书院如同散落的珍珠,它们“维系斯文于不坠”,证实了湖湘大地上“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李白曾有诗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他笔下的群玉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山。仙山自然虚无缥缈,但“群玉山”却在永州零陵区真实存在,群玉书院也因之而得名。
恩院风荷。田泽祥 摄
一
自舜帝南巡、崩于苍梧,娥皇女英、泪化斑竹而缘起,不知道有多少人借着潇湘山水诉衷、抒情、明志。元结、柳宗元、黄庭坚、范纯仁……这些彪炳史册的名字,得到了零陵山水的成全,抚慰了无数人的内心。
零陵群玉山的地名,最迟在宋代时就已经出现。南宋名臣董居谊、董鸿道父子于其地重建山亭、刻诗作记,董居谊《群玉山记》曰:“徘徊四顾,怪石林立。峭拔透邃,入眼成画。”嘉庆《大清一统志》也记载:“群玉山,在零陵县西南。董居谊于宋宁宗嘉定十二年被夺官远贬,有诗曰:‘顷年曾入道山来,天上图书不受埃。今日有怀群玉府,又从人世得蓬莱’。”从人文精神的层面叙述了群玉山之典故。另据光绪《零陵县志》载:“由零虚山后西南过小岗,白石累累,罗布岗下,曰‘群玉山’。”又从自然山水的层面叙述了群玉山因群山突兀、岩石似玉而得名的渊源。
地因人而名、因史而久。这样的群玉山,怪石万状、地胜景清,遍布“他山之玉”,有无数古木巨竹,被誉为零陵自古以来的美景奇观,于是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零陵知县陈三恪率士绅捐资创办群玉书院,群玉书院濒临潇水,与群玉山遥相对望。陈三恪以“群玉”寄寓学子,期望可以培养出经世济民的人才。
而关于群玉书院的选址,有着更多斯文正脉的故事。
二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书院是藏书、教书、读书的场所,曾经的群玉书院今已不复原貌。芙蓉馆、思范堂、群玉书院、永州市第三中学……在原有土地上的形式变迁,蕴藏着历史的影子、斯文的脉络。
最早是芙蓉馆,由唐代永州刺史李衢兴建,其址毗邻柳宗元曾借居过的法华寺,以观山光水色,涵养性情。晚清著名学者王闿运曾来永州讲学,在零陵遍访名胜古迹,并作诗:“十月朝阴林叶黄,欲暮未暮山城荒。九嶷云高不可见,十年亭馆西风凉。芙蓉败叶战秋雨,桂树闲门锁寒露。流传不尽古今情,俗人满眼空来去。”历经千年,类似王闿运这样的读书人,依旧在寻访芙蓉馆,寻找舜帝、柳宗元的故事发生地,在一砖一石中,找到历史的踪迹。
我曾数次去至今犹存遗迹的思范堂。“石上苔文青作篆,墙间花影绿浮香”,这样的风景,最是动人,而背后的故事,堪称绝唱。宋绍圣四年(1097年),宰相范纯仁被贬永州,他是范仲淹的次子,从布衣到宰相,恪守“忠恕”之道,廉洁勤俭始终如一。后来大儒张栻在芙蓉馆旧址建起“思范堂”,以缅怀范纯仁的忠直守正,后来的永州人世代祀之,成为一桩美谈。
思范堂前有碧云池,又称“东湖”,水清如镜,架石为桥,池旁有古树、池中有凉亭、池内有香荷,亭亭净植。每逢夏日,凭栏欣赏,风摇荷影,香气馥郁,乃零陵城内避暑之佳所。由于思范堂又有“报恩院”的别称,所以这里也成了永州八景之一,是“恩院风荷”的所在地,人文与山水在这里化为一体,情无尽而意无穷。
《儒藏》书影:群玉书院。(资料图片)
三
胜地初开翰墨场,晓来吟兴引山光。
群玉山、潇水河,芙蓉馆、思范堂,这些山水和人文汇聚起来,正是兴建书院的天赐宝地。于是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在零陵第一所书院东丘书院诞生688年之后,陈三恪率士绅捐资创建群玉书院,内设大雅、敏德、景贤、文昌诸堂,还分设明道、存诚、离经、辨志等24斋,规模宏大、寄寓深远,甚至陈三恪还收集投赠箴铭、讲规学产、经营条例等编纂成一部《群玉书院志》,尤其是卷首还绘有书院图画五幅,具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
群玉书院自建立之初起就以“造就人才、莫先于学”为理念,兴文重教,广揽名师、延纳学子,使得儒学风气在潇湘之地激荡流传。《群玉书院志》记载:“前排群玉,潇水回环。后接写山,文峰迭翠。直与潭之岳麓、衡之石鼓并称。”群玉书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践履,留下了与长沙岳麓书院、衡阳石鼓书院齐名的佳话。
群玉书院的教学以阐明经史为主旨,这在当时殊为难得。在晚清科举风尚兴盛和学问空疏的现实下,群玉书院的师生们以强烈的担当,汲取儒家经典的源头活水,提炼书院教育的精髓要义,主张经世济民。虽然借科举事功培养人才,刊印《红兰新体赋》等科考著作,但更多的是继承儒家精神传统,于潇湘之地寻“孔颜之乐”,培养文人士大夫所具有的崇高品格。尤其是群玉书院的教育还在兹言兹、在兹念兹,与地方学统相融合,追溯周敦颐希贤希圣的为学宗旨、君子道德。
群玉书院的教学实践,体现出湖湘书院经世践履的办学定位和鲜明特色,时“书声盈耳,断断若小洙泗”,也因此培养出无数心忧天下、身系家国的读书人。
四
后来的群玉书院,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命途多舛,但始终没有放弃育人的初心,其悠悠文脉在时代洪流的发展中愈发生动。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邑绅庾茂声等捐资修缮。嘉庆二十年(1815年),宗霈任零陵知县,宗霈对群玉书院的兴盛厥功甚伟,政事闲暇时必亲至书院讲学。“霈廉吏殆后”,其子宗绩辰接任主导群玉书院。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尝请湖广总督阮元讲学其中,还增建香苓讲社。咸丰八年(1858年),毁于兵灾。道光五年(1825年),永州镇总兵鲍友智捐赠课银,“训士犹之练兵也,坚其气、固其志、娴其艺,于军无不胜,于学无不成。”同治元年(1862年),永州知府杨翰重修群玉书院。可以说,群玉书院的兴盛,得到了一代代先贤的接力,书院的筋骨、血肉和灵魂,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清末废科举,群玉书院改设为群玉小学堂。1914年,改为零陵县立中学。1952年,改为零陵三中,1981年,定名为永州市第三中学。
五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百年之后又十年,如果从群玉小学堂改为零陵县立中学算起,再到今天的永州市第三中学,已经是110年过去了。要是从群玉书院创建之时算起,迄今已逾255年光阴。
如今的我们已经无法复见群玉书院的盛况了,也很难去想象观赏群玉山、远眺潇水河,于群玉书院的二十四学斋之内静坐读书、论学取友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走进今天的永州市第三中学,能够找到青砖黑瓦的碧云庵,它是芙蓉馆,是思范堂,也是群玉书院,这是它们留给历史的背影。在嵌入墙壁的石碑上,在波光粼粼的池水中,在荷叶青青的倒影里,在一丛又一丛的爬山虎内,有着不绝于耳的读书声,这声音来自255年前。
我曾在很多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仿照先贤旧例,寻遍零陵美景。我把栏杆拍遍,从古籍上的群玉书院胜景图中把目光移开,放在如今的零陵大地上,一间间教室、一张张书桌、一个个学童,看见这样的光景,或许当时群玉书院的读书人正在潇水河边,“风乎舞雩,咏而归”。
“若非群玉山头见”,在这样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群玉书院的荷花又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