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以来,一茬茬武警战士日夜守护着毛泽东主席故居——
武警警卫班,“韶山第九景”
担负巡逻任务的官兵在进行上哨前准备。 谭志勇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彭婷 蒋睿通讯员 谭志勇
5月22日8时,毛泽东主席故居武警警卫班战士李科从堂屋内缓缓打开毛泽东同志故居大门,等候多时的游客有序进入故居,瞻仰这座普通又神秘的农家小院。
从故居东北角出发,仅百余米,就能见到一座黄泥砖、青瓦顶,与毛泽东同志故居“同款”的传统民居,这里是毛泽东主席故居武警警卫班(以下简称“故居班”)的营房。
故居班成立于1971年,隶属于武警湖南省总队湘潭市支队执勤一大队执勤一中队。半个世纪以来,一茬茬武警战士怀着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强军事业的执着追求,日夜守护着毛泽东同志故居,展示了中国武警威武文明之师的形象。
常年在故居班站哨执勤的战士们,已成为“网红”,吸引不少网友前来“打卡”,也赢得“韶山八景”之外“韶山第九景”的美誉。
近日,记者走进故居班,探寻这个光荣的集体一代代坚守的故事。
从虔诚的目光中,他们明白了坚守的意义
今年26岁的吴聪,是故居班第39任班长,也是该班成立至今担任班长时间最久的人。
2014年,吴聪带着崇敬的心情加入故居班。没过多久,他的心情就被“白天看游人,晚上看星星”的枯燥环境所打破,加上严格的管理、高强度的训练,初来乍到的吴聪一时找不到坚守的意义。
几天后,吴聪走上被誉为“门面哨”的故居一号哨位执勤。在如潮的人群里,他看到,前来瞻仰故居的游客,在游客通道时都焦急地往前涌,到了门口却不约而同放慢脚步,一步步虔诚地走完这段缅怀之旅。
“能在这个神圣的地方执勤,这是军人的殊荣,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啊!”班长语重心长地说。吴聪点点头,似乎有些明白。
“有一次,参观队伍里来了一位长者,他是上世纪60年代义务守护毛泽东同志故居的韶山人。”吴聪说,老人目光虔诚地参观完故居后,又到故居班,给战士们讲了许多他曾在此守护故居的故事。离开前,老人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们,在毛泽东同志故居站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你们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这句话,深深烙进了吴聪的脑海,让他懂得了坚守的意义。
每到毛主席诞辰,无数游客从天南海北赶来,追寻伟人足迹。“这对我来说,也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吴聪说,刺骨的寒风抵挡不了人们的热情,12月26日零时刚过,大家自发地用一束束菊花,在毛主席铜像底座铺出一片花海。
“作为毛主席故乡兵,能为纪念毛主席诞辰活动站哨,我感到无上光荣。”吴聪表示。
像吴聪一样,第36任班长赵纪强也在游客的敬仰中明白了坚守的意义。有一年,毛主席的警卫员奉孝同回韶山瞻仰,一下车,奉孝同就朝毛主席铜像敬了一个军礼,然后一路踢着正步走到毛主席铜像前,大声说:“主席,您的警卫员奉孝同来看您了,谢谢您当年对孝同的教诲,我今天带来了您最爱吃的腊肉和糍粑……”
“那时,奉孝同已年过八旬,看着眼前的他,我既震撼又感动。”赵纪强说,在奉孝同老人身上,他读懂了信仰的力量,也明白了自己从千公里外的家乡来韶山的意义。
从感恩的话语中,他们明白了坚守的意义
在一中队荣誉室,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牌、一封封感谢信,让记者目不暇接。“这其中,不少是故居班的战士获得的荣誉。”中队指导员辛全说。
一封字迹发黄的感谢信,看上去有些年头了,这是广西一位女士寄来的。有一天,这名女士坐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前方的河沟边,表情木然。突然,她翻身一滚,跳进河沟欲轻生。正在执勤的故居班战士罗玉东马上冲过去,将她救起。原来,她因与丈夫吵架,一时想不开,便带着孩子离家出走,想在韶山看一下然后结束生命。
了解情况后,战士们给她买来饭菜,待她吃饱后,又苦口婆心劝她放宽心,直到她心情平复,战士们才把娘俩送往韶山汽车站。这位女士回家后,不久就给中队写来感谢信。
又有一次,在国庆节旅游高峰期,战士蒋新红听到一个孩子哇哇大哭,原来,孩子与妈妈走散了。“妈妈知道孩子不见了一定非常着急,不会走很远。”蒋新红在人群中找寻一圈,果然发现一位妇女失魂落魄地四处找人。一打听,她就是孩子母亲。当蒋新红把孩子安全地交给她时,她激动地掏出300元,执意要给蒋新红,被蒋新红连连拒绝。故居班战士的良好素质和形象,赢得了游客高度赞誉。
20多年前曾在故居班执勤的吴春华,也是常被游客表扬的战士之一。他看到一些外国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却因对故居了解不深,或是不懂中文,难以全面读懂毛泽东同志故居的故事。英语基础较好的吴春华,就将故居资料翻译成英文,并请人纠正发音,直到把英文解说词背得标准地道又滚瓜烂熟为止。
除了贴心服务游客,故居班的战士对韶山村民同样倾力帮助。
由于家庭出身不好,上世纪70年代,快40岁的胡锡珍才嫁到韶山冲。她上有身体不好的老人要赡养,下有年幼的孩子要拉扯,生活一度雪上加霜。故居班战士主动与胡锡珍一家结成帮扶对子,鼓励她重拾生活信心。战士们还建议胡锡珍一家发挥兽医的技术优势,发展养猪业,并主动把泔水留给她养猪。在战士们帮助下,几年后,胡锡珍靠养猪发了家,后来还在韶山经营一家红色旅游主题酒店。她的致富故事,影响了当地许多人。
“没有战士们的关怀,就没有我的今天。”几十年来,这是胡锡珍常挂在嘴边的话。
从光荣的任务中,他们明白了坚守的意义
在故居班,执行重要领导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仪式,是战士们的职责之一。中队长朱仁杰告诉记者,故居班的每名同志,都要经过执行司礼任务的培训。
00后小伙刘志成、王江辉是目前搭档执行敬献花篮仪式任务的两组队员之一。回忆起第一次执行任务的情景,王江辉直言“特别紧张,手心都在冒汗”。他说,毛泽东广场大道长50米,以67步准确走完,全程不掉一片花,才算圆满完成任务。
为此,每次接到任务时,刘志成、王江辉都要进行严格培训,他们将石头、米袋等放在空花篮里,配合音乐反复练习。在花篮有限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将沟盖板当作花篮练习,只为追求两人之间的默契。
“以后离开故居班,想起这段特殊的经历,我会感到十分美好。”刘志成表示,执行这些重大任务,虽然辛苦,但很值得,他将以100%的努力,把每次任务执行好。
这些年,随着来韶山的游客越来越多,故居班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战士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每年新兵下队,第一件事就是开展“当毛主席故乡兵,做习主席好战士”的入队宣誓,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毛主席思想永放光芒》,举行的第一次集体讨论就是如何把学习毛泽东思想和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结合起来,组织的第一次集体活动就是参观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就是《毛泽东选集》,召开的第一次班务会就是讲述中队官兵学用践行毛泽东思想的光荣传统。
采访中,记者被他们干净整洁的营房所吸引,只见桌椅、窗户一尘不染,脸盆和桶子一字排开,叠成豆腐块形状的军被棱角分明,就连牙刷摆放的角度都相当一致。
“你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有意义吗?”采访时,记者问。
这群年轻的战士回答:很有意义!
他们的脸庞,青春洋溢;他们的话语,铿锵有力。